撰文:Michelle L. | 图片来源:pinterest、instagram|资料来源:倪咏梅注册中医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中医应对肺炎: 避免做7件降低免疫力的事
中医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当人体有足够抵抗力,接触到细菌或病毒时感染的机会较低。大家可从在生活上,避免做以下降低免疫力行为。
1. 熬夜
中医认为天人合一,入夜时应尽早休息,日出时起床。最佳睡眠时间为晚上11时或之前,此时为肝经休息的时间,在关键时刻不应该熬夜削弱阳气。


2. 食辣
不少人爱吃辣,有人会多吃大蒜来杀菌。但在新型冠状毒流行期间,中医不建议吃辛辣食物,或多吃大蒜,因辛辣会令人体积热,此时若有病邪入侵,此举会令身体化热,更容易发高烧。


3. 食生冷食物
在中医的角度,食生冷食物会削弱人体的阳气,令抗病能力变差。生冷食物如沙津、寿司、冷冻海鲜都不建议食,大家要忍一忍口了!



4. 大量出汗活动
大量出汗活动如焗桑拿、汗蒸,虽对暖宫、温通经络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现在天气寒冷,中医认为这些活动会令人体毛孔打开,此时外邪容易入侵人体,故应避免做大量出汗的活动。

5. 突然做剧烈运动
在病菌散播的时候,不少人会做运动来提升免疫力。平日不太做运动、体质虚弱人士,突然做跑步等过度劳动的运动,对这类人会伤气。若然平时不太做运动,不要做大量出汗或体力透支的运动,建议做轻量运动如散步、打羽毛球就可。


6. 在阴天或雨天时做运动
做运动也在天气合适的时间做,因冬春多湿气,在阴雨或晚上做运动而更伤身。在没有太阳的环境下消耗体力,会削弱体内的阳气,中医建议做运动的时间应在日间进行,有阳光更好!


7. 胡乱试偏方及食疗
是药三分毒,每种药材都有它们的特性,如北芪、党参较为偏热, 板蓝根偏凉,每人的体质都不同,偏热者吃了北芪会更热,身体积热时,万一染上流感或肺部疾病,会更容易发高烧;相反,偏寒女生容易出现经痛、眼花、手脚冰冷,吃了板蓝根会容易生病。


倪咏梅 注册中医师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硕士
阅读更多:一文睇清各地口罩标准意思:认清BFE、VFE、PFE、ASTM、KF94、KF99、CNS14774+29款消委会口罩测试
阅读更多:屈臣氏、日本城、HKTVmall、卓悦等有售口罩店舖一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美心美意 » 【新冠肺炎 】中医:预防肺炎 勿做7件降低免疫力的事 ! 偏方板蓝根勿乱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