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肥龙、Chowy(部分原文刊于《新假期》|编辑:Cyan|资料来源: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卫生署、衞生署中医药事务部、
本文部分内容经《一个平凡医学生的日常。》授权使用,未经同意禁止转载。如有任何问题,请即与本刊联络
N95口罩网店缺货
内地湖北省武汉市更惊爆出不明原因肺炎,令大家人心惶惶;加上最近又到流感季节,不少人外出时都选择戴上口罩,防患未然。而香港的网购平台HKTV Mall更出现N95口罩缺货潮,到底N95口罩真的比外科口罩更好吗?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N95口罩与外科口罩 功效没大差别
流感会透过空气飞沫传播,佩戴口罩可以预防病菌感染,市面有众多口罩选择,一般人都认为N95口罩表现最佳,其名字源于它的过滤细菌效率达到95%。
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由2011年9月至2015年5月进行相关研究,在美国7间医疗中心的137个门诊进行测试,随机分配医疗人员使用N95防毒口罩和外科口罩。研究总共收集了2,860名医护人员的样本,结果发现医护人员的患病机率没有显著差别,佩戴N95防毒口罩的流感患病机率是8.2%,而佩戴外科口罩则是7.2%,两款口罩同样可以预防细菌感染。


如何选择口罩?
Facebook专页《一个平凡医学生的日常。》撰文《戴口罩的学问》教大家选择口罩,清楚的告诉大家如果戴口罩的用意是防止疾病传播的话,可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同时指出外科口罩与N95呼吸器(respirator)的分别和各自用处。
外科口罩:防止疾病传播
如果你戴口罩的用意是防止疾病传播,请使用医用外科口罩,三层那款。其他有透气洞口的、标明可以重用的、写明只用来防尘的(例如pitta mask),都不能阻隔病菌病毒。
一般外科口罩可以阻隔以飞沫传播的病菌病毒,例如流感病毒、「德国麻疹」(rubella)传播等。戴口罩时铁线要向上,颜色面向出,外侧的口罩折口向下。因为口罩有分前后,里层吸水、外层防水、折口向下防止别人的飞沫积藏。口罩要遮盖口鼻才有用,而且不能重用。街上十个人有两、三个人都戴错口罩的,大家要留意正确用法。

N95呼吸器:阻隔而空气传播的病菌病毒
N95呼吸器(respirator)主要用来阻隔而空气传播的病菌病毒,即小于5微米(micron)、能够在空气漂浮的微粒,其中包括水痘病毒、SARS病毒、肺结核菌、「麻疹病毒」(measles)等。但注意呼吸器有不同型号(并不是只有3M半球状那款啊),严格来说,只有经过fit test(即用仪器确认呼吸器没有漏气*)才能知道自己的脸型适合哪种款式的呼吸器。但可能是价格关系,连我们医学生出入肺结核病房前都未能进行有关测试,更遑论普罗大众了。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是戴上呼吸器后大力呼气,用双手在口罩两旁感受是否有漏气的政情况。如果空气能从口罩里泄漏出来,周遭的空气自然能从口罩缝隙里接触口鼻,那呼吸器就失去功用了!如果调整后口罩都是漏气的话,那可能你的面形适合另一个形状的呼吸器。

所以,要预防一般以飞沫传播的病菌病毒,外科口罩就够了。如果型号不对,配戴N95也未必能防止以空气传播的病菌病毒。笔者提醒大家除了勤洗手外,更有效除菌的洁手方法(除非手上有明显污秽)是使用酒精搓手液。其成分包括用来灭菌的 Ethanol 80% 或 isopropyl alcohol 75%、护肤的 glycerol 1.45% 和「防腐剂」 hydrogen peroxide 0.125%。 无论是洗手还是使用酒精搓手液,别忘记手指罅、拇指、手指尖和手腕部分。洗手不是随便过一下水就够的啊。
2.佩戴口罩时,有金属条一方朝上




3.挂耳式:橡筋绕在耳上/绑带式:把绑带固定在头顶和颈后


4.确保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颚


提高抵抗力是关键!6个预防流感建议
1. 注射疫苗利多于弊
西医陈嘉华医生建议小朋友、老人家和长期病患者,可注射流感疫苗。而卫生署建议的预防流感方法中,也包括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并指疫苗能安全和有效地预防季节性流感和其并发症。除对药物或疫苗敏感的人士外,所有年满六个月或以上人士均应接种流感疫苗以保障个人健康

2. 注意个人卫生 由细节做起
衞生署的健康指引中提到多洗手及在打喷嚏或咳嗽时掩著口鼻、将染污的纸巾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及用正确方法清洁双手等都有助预防感染流感!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前往人多拥挤或是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都是能够预防感染流感的方法。

3. 生活饮食入手「补正气」
而在中医学上,「正气」是指人体抗邪的能力,与人体的抗病、康复能力有关。一旦「正气」不足,病菌就有机可乘!「预防胜于治疗」,良好生活习惯非常重要,除了要早睡外,亦要留意自己排便是否畅通,因为肠胃热积于内会容易受病菌侵袭。
卫生署亦建议市民保持均衡饮食、恒常运动及充足休息,不要吸烟和避免过大的生活压力。所以少吃煎炸食品,多喝水都有助预防流感。为了健康著想,大家记得要注意饮食和作息!

4. 「三九天灸」疗法提高「阳气」
在中医角度,要提高抵抗力,可进行「三九天灸」疗法。此乃根据节气,计算出冬天天气最为寒冷,阳气至衰、阴气至盛之时。建议在穴位贴上由辛温走窜药物制成的敷贴,以提升人体阳气,达到改善体质、减轻虚寒病症之效。 由第一个「三九天」冬至起,连续隔九天敷贴三次便可,不过此方法只适用于两岁以上的儿童及老人家。
阅读更多:中医师解构大热「天灸治疗法」可纾缓鼻敏感、长年感冒、经痛!
5. 中药食疗调养防感冒
衞生署中医药事务部为市民提供了一些以中药食疗来预防感冒的方法,详情可参阅以下网址(按此查看)。不过效果始终因人而异,如果真的患上感冒,记得尽早求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美心美意 » N95口罩VS外科口罩比较?美国医学报告:预防流感无显著分别!内附6个预防流感小贴士